中國儲能網訊:以“探索‘雙碳’路徑,風光氫儲并行”為主題,由中國改革報《能源發展》周刊、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氫能分會共同舉辦的“第七屆中國能源發展與創新論壇”近日在京召開。浙江可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工程師金建祥在會上表示,光熱發電可解決未來電力系統發展面臨的“系統慣量缺乏、調節能力變差、支撐能力不足”三大關鍵問題,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光熱發電具有低碳清潔,自帶儲能,調節能力強等特點,可較好應對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面臨挑戰的發電形式?!睋鸾ㄏ榻榻B,統計數據顯示,燃煤發電和天然氣聯合循環發電整個生命周期度電碳排放分別高達746克、532.3克,而塔式光熱發電僅為15.3克。
在金建祥看來,未來新能源能否成為主體電源取決于儲能,光熱電站本身是一種太陽能發電站,同時也是一種調節范圍寬、調節速度快的儲能電站,所使用的熔鹽儲能技術不僅對環境友好、儲能容量大、建設周期短、安全性高,還具有適用范圍廣、使用壽命長、電網友好、適合冷熱電三聯供等多項優勢?!半娀瘜W每千瓦時的有效儲能投資需要1800元,而熔鹽儲能每千瓦時儲熱成本約250元、儲電成本約600元,使用壽命長達25~30年。另外熔鹽儲能沒有爆炸、燃燒等風險,儲能時間長、規模大?!?
金建祥表示,中國光熱發電技術經過示范項目建設和運行,在全球已處于先進水平,有些技術路線已處于領先地位。以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熱電站為例,作為我國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之一,該電站自建成投運以來屢破紀錄。在電站首個完整運行年度,累計實際發電量12181.8萬kWh,理論發電量13748.2萬kWh,發電量達成率(實際發電量/理論發電量)88.6%,為全球同類型電站投運后同期最高水平??鄢娋W因檢修限電因素后,發電量達成率更高達94.35%。截至7月5日,該電站最近11個月累計實際發電量超過年度發電量設計值,成為全球首個年度實際發電量完全達到并超過設計發電量的塔式熔鹽儲能光熱電站。
此外,由可勝技術自主研發的高精度智能定日鏡已通過權威第三方機構德國CSPServices與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的質量檢測,認定該定日鏡產品具有面型誤差小、跟蹤精度高等突出優點,獲得了最高等級“Excellent”的評價。
金建祥認為,時至今日,光熱發電的優勢和價值已經被認可,但它的發展面臨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兩大挑戰?!安还馐枪怆娹D換效率,還包括工程效率以及調試效率。當前要通過三年學習期才能達到設計發電量,如果能夠將這個時間縮短到半年甚至三個月,將明顯降低度電成本。另外,通過擴大產業規模,也可快速降低投資成本。我們和光熱技術創新聯盟聯合研究顯示,到2030年帶有8個小時以上儲能時間的光熱發電的度電成本有望下降至0.35-0.45元/kWh?!?
原標題:《產業風向 | 可勝技術金建祥:到2030年光熱儲能發電度電成本將下降至 0.35-0.45元/kWh》